腾讯控股属港股吗,腾讯控股属于港股吗

二,正是因为腾讯股票,在香港股市的上涨600倍,让A股市场的股民非常奇怪,为什么腾讯作为中国的公司,没有在A股上市呢

大家好,腾讯控股属港股吗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腾讯控股属于港股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腾讯控股属港股吗和腾讯控股属于港股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如果把腾讯股票全部买入,可以控制它的股票涨跌吗?
  2. 假如腾讯或阿里巴巴倒闭了,微信的钱或支付宝里的钱,会损失吗?
  3. 腾讯和网易有啥区别,优点缺点在哪?
  4. 腾讯为何不在a股上市,而选择了港股?

如果把腾讯股票全部买入,可以控制它的股票涨跌吗?

如果买入足够多的腾讯股票,基本可以控制它的股票涨跌,但不能完全控制。但想要买入全部股票,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政策性限制。

如果是一家普通公司,并且你有足够多的钱,那么你可以买入很多份额的股票,但一旦买入的股份超过30%以上就会触发收购要约,要再次买入必须以收购的方式并呈报监管层审批。就算监管层和被收购的上市公司股东同意收购活动,一般的收购份额也不会超过75%。

因为根据规定,如果收购的股份数量达到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股票也会被交易所终止上市。一句话,上市公司变成私人公司,股市上已经没有这只股票存在,要涨要跌自己玩去吧。

这种例子有不少,像360公司启动私有化在美股市场退市就是其中一例。

但如果是想腾讯这种世界级的大公司股票,监管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本上应该不会批准任何人买入全部股票,或者是启动私有化退市。比如,在今年,美股市场的特斯拉创始人曾经提出要对特斯拉股票私有化,但是已经被相关部门和利益人否定。

假设如果可以,中国投资者不但会买光腾讯股票,也会把苹果、谷歌、微软和亚马逊等股票早已被中国投资买光。但目前显然看不到这种可能性。

所以,根据同样案例判断,目前没有任何人可以买入全部腾讯股票,就算再有钱也不行。

假如腾讯或阿里巴巴倒闭了,微信的钱或支付宝里的钱,会损失吗?

怎么可能不损失?无论在哪个国家,资本市场是最残酷的,虽然两者都还在成长期,这个风险离得很远,但必须警惕,一旦出现这种巨人轰塌的局面,其后果是灾难性的,里面的钱,很难幸存。

和普通公司一样,如果遭遇资不抵债是有可能破产的,而破产后的结局是债权承认但得不到足额清偿。

也有可能是资不抵债,大部分无法清偿。

毕竟不是有国家背书的国有金融银行,是企业就有经营风险,这是商业规律,不会因为两马轮流首富而例外。

答案依然是会,而且有可能颗粒无收。

庞然大物倒下定然引起崩塌式塌方

马云的阿里帝国,就像八爪鱼一样,涉足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开始的购物平台,支付平台,到现在的金融、保险,一步步变成了难以撼动的商业帝国。

蚂蚁金服有多大规模,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列举蚂蚁价值足有1500亿美元,位列世界银行业第十,和中国银行差不多。腾讯微信不分家,总规模论起来还要大得多。

目前两者都从移动支付扩展到了贷款、投资基金和保险等服务,业务的不断扩大让服务的用户也不断增加。

这样的两个庞然大物,一旦倒下来必然是塌方式的,所有和他们有联系的理财、基金都要遭受巨大甚至致命的影响,谁想独善其身都很难。

来看看和它们同等级别的大鳄倒闭时是何等的惨烈。

2007年次贷危机愈演愈烈,贝尔斯登在美联储的保护下被摩根大通收购,房地美、房利美被财政部接管。各家金融公司意识到雷曼的毒资产规模巨大且关系复杂,可能引发金融震荡,传染到自身。所有人都在为自己寻找退路。

9月15日凌晨1点,雷曼公司董事会宣布:“雷曼兄弟投资公司向联邦政府申请11号破产保护法案。”

至此,这家长达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破产案。

这家负债高达6130亿美元的公司轰然倒塌,除了2万多名员工失业外,还引发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上午一开盘,美股便遭遇了“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创“9.11”事件以来单日最大下跌点数与跌幅,全球股市也随之一泻千里。

次日,亚太股市,日本、香港、台湾、韩国跌幅都超过5%。

至此,全球经济遭遇雷曼时刻,次贷危机最终酿成了一场世界级的金融海啸。

这就是重量级的金融大鳄倒塌时的情景,连金融海啸都能连带产生,各个金融机构包括政府都焦头烂额,万一有这么一天,各位对存在金融公司里的钱还有什么想法?

如果用户的资金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话,这些都是货币基金,里面的上万亿资金并没有存放在第三方金融平台上,而是主要投向银行协议存款、国债、央行票据等低风险产品上面,比如说一个里面有汇添富、华夏基金等多支基金,而一个里面有天弘基金等20多支基金。

原则上只要这些基金公司不倒,那用户仍然可以赎回来。但因为购买理财产品的平台没有了,这就需要单独下载安装各基金公司的产品APP才行,好像会更复杂一些,但钱还能拿得回来。

但是两者的体量太大了,很难想象他们会安静的倒下,而这些和平台有密切关系或者利益往来的基金公司能独立坚强不受影响的活下去。

因此,商业社会,对商业公司还是不要盲目的相信。

政府可以严控,但必然不会包底

蚂蚁集团在2014年的时候从阿里巴巴集团分离出来,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在对投资者的公开信中称,让每一个小摊主和夫妻店都能和大企业一样轻松获得贷款,蚂蚁集团的发展在未来很有市场的。

蚂蚁集团基本的业务模式仍然是支付、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货币市场基金、代销金融产品、保险业务等。只不过是支付宝这一非银行支付机构偏离支付主业,扩张成为了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使蚂蚁集团实质上跨界开展非金融、金融、类金融和金融基础设施等多种业务,成为了全世界混业程度最高的机构。

微信其实也差不多。

这样一种混业程度高的金融科技创新公司,全世界都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有这种先例,因此对这类全新行业的监管和政策无疑谈不上成熟和历史悠久,这才造成蚂蚁上市被紧踩一脚刹车,造成无数期待上市暴富的人群震荡的局面。

商业投资和商业决策,充满着巨大的可能性和风险,每个人均需谨慎,期待国家包底是不现实的。

国家会严控,这倒是必然。

例如对里面的钱,早有政策规定,余额和零钱全额上缴央行:我们存储在第三方机构这边的资金属于备付金,央行从2018年起对这部分资金采取了全额监管的方式,也就是我们转入到支付宝和微信中后,腾讯和阿里会直接把这部分资金全额上缴到央行(在金融机构开设专门的备付金账户保存),用户存多少第三方机构就得缴多少。

这种全国性的大平台,或者说国际化的大平台,它的备付金是非常庞大的,但是再大,相对于微信和支付宝涉及的金钱数额,不过是九牛一毛。

任何国家都不会坐视涉及民生的如此庞大金融公司倒闭不理。中国亦如此,因此对这方面有所期待是正常的,不够依然不能太过乐观的认为国家会百分百的包底。

再来说说雷曼兄弟,以及曾经世界证券业的老大---美林证券。

雷曼兄弟倒闭,引发金融海啸,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不想救吗?很想,也第一时间采取了行动。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公司根据联邦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引发了一连串旗下子公司的破产官司和繁琐的跨境诉讼。随之美国政府陷入两难赌局:一面是动用政府财政救助私企的道德风险,另一面则是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系统性风险。

美国政府最终还是出手了,但由于收购方美国银行最终选择以500亿美元收购美林证券,救助了另一个同样面临危机的巨头,雷曼兄弟无奈的倒闭了。

现代商业社会早已是高度联动的资本社会,单一的小体量公司倒闭倒是会常有发生,但是涉及这样世界性的大企业倒闭,整体经济大环境必然处于一个极端不景气的环境下,那时候,国家未必能方方面面照顾得齐全。

大家还是为自己的钱多留一份心眼吧。

企业的衰败定然伴随混乱和腐败

金融支付公司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结果,移动支付在中国的使用范围很广,并且很方便,这种支付方式很适合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这也是移动支付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但是创新也就意味着存在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出台之前,存在银行的存款也一样面临这种风险。因为从法律上讲,大家都是有限责任公司,倒闭后都是按照注册资本承担责任,相对数量巨大的存款,不可能做到全部清偿。

两者并不属于银行类,理论上他们只是替客户保管,不能擅自动用客户的资金。

也只是理论上而已,假如有一天非银行类金融公司倒闭了,这个过程必然不是一瞬间的事情,会有一个长期的下滑的趋势,而由于两者的体量巨大,换而言之也就是能量巨大,必然在下滑的过程中找得到大量的资金来自救。

自救成功当然好说,但是自救如果不成功,那就麻烦了,而且在企业走下坡路的过程中,必然会因为利益的关系,企业管理混乱,乱象丛生,对本应按金融制度管理的许多方面未必还能做到纪律严明。

大型企业的衰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期间必然伴随着管理混乱甚至腐败,至于许多人认为金融企业“大而不能倒”的心理,这点可以理解,毕竟国家为了安定,也不希望这么大的企业倒塌,影响社会大量阶层。

不过还是那句话,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很残酷,没谁该为别人的投资失误兜底,即使是国家伸出援手,那也是出于善意而非义务。

所以,想百分百得会倒闭企业里的钱,这种念头还是好好收起来吧。

总而言之,假如大型金融公司倒闭了,投资者都要预先做好钱财损失的准备,商业社会,没谁该一定为你的投资失误买单。假如国家介入能够得会部分或者全部的话,衷心感恩并庆祝自己的好运吧,这并不是保证下的必然事件。

腾讯和网易有啥区别,优点缺点在哪?

就在前天腾讯宣布已经成功和蓝洞达成合作战略后,我们离国服吃鸡已经是越来越近了。而网易也是丝毫不敢懈怠,立马把之前的表现良好的《荒野行动》手游推出了电脑版,电脑版的《荒野行动》能否在国服吃鸡未登录前先圈一波粉呢?我们话不多说,直接进游戏体验吧!

一进游戏感受自己受到了“欺骗”,网易将手游《荒野行动》毫无改动的抑制到了电脑上,这和去下载个手游助手无任何区别。按键倒是改成了熟悉FPS玩家的操作手段,基本上手没难度,不过由于还是是手游的画面难免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说完画面后,再说说枪械和动作,枪械画面不够逼真,不过在开镜打人的时候还是很带劲的,当然音效也是很满分。不过角色不论是行走还是跑动都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不是很流畅。

在游戏的还原度上,《荒野行动》电脑版可以说就是一个低配版的《大逃杀》,如果仅仅想靠这个电脑版抗衡国服吃鸡,那注定是失败的。毕竟腾讯有着庞大的游戏用户,加上吃鸡目前这么火,玩家都会玩原版吃鸡,而网易的荒野行动怎么理解也是仿蓝洞的吃鸡,

腾讯为何不在a股上市,而选择了港股?

一,先简单回顾,腾讯上市至今的情况。

腾讯是在2004年6月16日,登陆香港交易所,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从2002年上市至今,目前上涨幅度达到600倍,今天腾讯的收盘价是420港币,公司市值刚刚突破5000亿美金,港币金额是39895亿港币,市值成为全球第六大公司。下面的图片,是腾讯股票在香港的历史走势图:

14年前,在2004年,如果买入1万港币的腾讯股票,今天是600万港币,买入10万港币今天是6000万港币,腾讯股票的投资收益率,可以改变一个普通人的人生和命运。

二,正是因为腾讯股票,在香港股市的上涨600倍,让A股市场的股民非常奇怪,为什么腾讯作为中国的公司,没有在A股上市呢?而是选择港股上市。原因如下:

第一个原因,上市制度。国内A股市场与香港港股市场,实行不同的上市制度,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是不同。简单的说,A股市场要求至少三年盈利,并且对盈利的金额有一定的要求和门槛,同时,对上市公司的行业也是有要求的。A股上市制度,目前还是审批制。

但是,香港的市场,对于盈利要求没有这么严格,在行业的选择方面,要求也是比较宽松,采用注册制的发行制度,也就是公司上市是市场化为主。

2004年6月份,腾讯上市的时候。收入和利润规模不是特别大,最重要的是在2004年,腾讯不能在A股市场上市,不符合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要求,腾讯的行业属于互联网行业,14年前的互联网行业都被认为是泡沫。

第二个原因,腾讯是民营企业。在腾讯千万香港上市的那个时间点,国内A股市场的民营企业成为上市公司,非常少。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板,在2004年5月份推出,创业板是在2009年10月份推出,在这两个板块推出之后,国内证券市场才逐渐有民企成为上市公司。

因此,腾讯上市的那个时间点,A股证券市场,几乎是没有民营企业成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都是清一色的央企和国有企业,就算腾讯想在A股上市,因为是民营企业,在那时也没有资格上市,也不可能上市。

第三个原因,腾讯的股权结构,也不能在A股市场上市。众所周知的是,它的大股东,是南非的一个传媒集团。另外,还有很多外资股股东在腾讯股东结构里面。

三,A股市场,这些年,错过的中国好公司。

A股市场,在从1990年到现在27年的发展过程当中,错过哪些中国的优秀公司呢?

他们都是选择在香港或者美国上市,这些优秀的中国公司持续上涨的收益率,没有让国内的投资者有机会分享,这也是很多投资者感觉非常遗憾的地方。

A股这些年,错过的优秀上市公司:

第一家,腾讯。

第二家,阿里巴巴。

第三家,百度。

第四家,京东。

第五家,网易。

第六家,携程网。

这些公司,在美国市场或者香港市场,这些年的上涨幅度很大。

虽然存在着遗憾,但同样感到有所安慰的是,这些好公司,都是我们中国的公司。相信随着360从美国回归A股之后,会有越来越多海外上市的中国优秀公司,也会回归A股市场,给我们股民带来更好的投资机会。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腾讯控股属港股吗,腾讯控股属于港股吗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