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发展史的五个阶段--中国货币发展史的五个阶段PPT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徽,是由三枚布币构成的一个人字形。这个设计非常经典,它不仅精准地反映了我国的央行称为人民银行这一特点,还揭示出了源于铲形农具的布币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北京一枚邮币资讯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日渐衰微,各诸侯国则日趋独立。因为政治上的割据、经济上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上的差异,使得各诸侯国的货币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总体上可以分为布币、刀币、圜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徽,是由三枚布币构成的一个“人”字形。这个设计非常经典,它不仅精准地反映了我国的央行称为“人民银行”这一特点,还揭示出了源于铲形农具的“布币”在我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京一枚邮币资讯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日渐衰微,各诸侯国则日趋独立。因为政治上的割据、经济上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上的差异,使得各诸侯国的货币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总体上可以分为布币、刀币圜钱铜贝(蚁鼻钱)四大货币体系

三晋(山西、河北)地区使用的是由农具铲演变而来的空首布,后来又演变为平首布,统称为布币;燕国赵国,以及齐国等地,大约从春秋晚期开始铸造使用刀币;战国中期以后,在北方的魏、秦、燕等国,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圆形有孔的货币,被称为圜钱;南方的楚国则使用铜贝,这种铜贝又被称为蚁鼻钱。

六国毕,四海一。统一六国之后的秦国使用的是圜钱,有圆孔和方孔两种。早期的圜钱为圆孔,目前只发现了“一珠重一两十四”一珠重一两十二”和“半圜”3种,文字都是小篆体。1996年西安北郊尤家庄一座战国晚期秦墓中,曾经岀土一枚“珠重一两十四”,这是唯一一枚通过科学考古发掘所得到的早期圆孔的圜钱。


《吕氏春秋·圜道篇》说:“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秦国的统治者认为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把钱做成外圆内方的形状,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秦半两钱流通到哪里,皇权威仪就散布到了哪里。因此,认为它是秦代“天命皇权”的象征。

另一位是明代的著名科学家宋应星。他在《天工开物》中从工艺技术的角度指出,“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锉”。因为铜钱刚从钱范中铸出来的时候,边郭都带有很多的毛刺、流铜,需要锉磨。如果是方孔,就可以用一方形竹木条,贯穿于钱币的方孔中,将钱币固定住,这样更便于修整钱币的外郭。

可以看出,吕不韦意识流,宋应星是技术流。

到了汉朝,也就是前111年,汉武帝发布诏书,重申禁止郡国铸钱,只准上林三官铸钱,并废止了以前的各种钱,规定天下不是上林三官铸造的钱都不得使用。“上林三官”指的是设立于皇家园林上林苑的钟官、辨铜和均输三种官职,其中,钟官负责掌管铸钱事宜,辨铜负责辨别铜色,均输负责管理铜锡等铸钱材料的运输,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中央造币厂。从此,中国的货币进入了五铢钱的时代。


历史上每当新皇帝继位,或是改变年号,都要更铸新钱。如果是改朝换代,那就更需要重新铸钱。似乎只有铸造了新钱,才昭告了新政权的合法性以及替代旧政权过程的完成。但是五铢钱却延续使用了多个朝代,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历经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总共延续流通使用了739年

如果要论那种钱币赢得的点赞最多,恐怕非王莽金错刀莫属了。金错刀造型独特,体形厚重,线条丰满,具有古朴凝重的风格,历史上曾获得众多文人雅士的歌咏。如张衡说“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杜甫诗曰“金错囊徒罄,银壸酒易赊”;韩愈写有“闻道松醪贱,何须吝错刀”;孟浩然诗说“美人聘金错,纤手脍江鲜”;陆游更是写下了豪迈的诗句“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清代著名钱币学家戴熙在《古泉丛话》中赞誉王莽“为古今第一铸钱手。人皆有一绝,莽为钱绝”。


不过,王莽的金错刀却是虚值的大钱。当时的金价是一斤黄金值五铢钱一万枚,因此,按照面值“金错刀”两枚就可以兑换黄金一斤。实际上,这就是说,王莽是要用错金的33克铜,从老百姓手中兑换一斤黄金!这哪里是发行货币,完全就是公开的掠夺!《汉书》记载,王莽死后,宫中还保存有六七十万斤的黄金,估计其中大部分的黄金,就是通过此次币制改革掠取的。

说起中国历史,几乎每个人都会想到开元盛世,自然也就离不开开元通宝。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开元通宝是年号钱,因为唐朝有“开元”这个年号,为唐玄宗李隆基用,因此误以为开元通宝是唐玄宗所铸造的年号钱。


实际上,开元通宝并不是年号钱,因为早在唐玄宗使用这一年号约一百年之前,开元通宝钱币就已经被铸造使用了。开元通宝钱币虽然不是年号钱,但是却是由它告别了五铢钱的称量货币时代,开创了我国通宝年号钱的新时代,直至清末被机器铸造的铜圆取代。

据《旧唐书》记载,开元通宝的钱文,是由大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写的。体作八分书,清丽遒健,独步古今。“开元”一词,并非唐代首创,早在汉代的班固就已经使用了。如在他写的《汉书·李寻传》中就有“惟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的句子。可知,“开元”的本义应当是指新世纪、新阶段的开始之意,引申之意就是开创新的纪元。

“通宝”一词,唐代以前没见使用过,应该是欧阳询所创造的词。“通”字有流布无碍之意,北周铸有“永通万国”钱,就是取的这个意思。“宝”字古代指珍宝,如先秦青铜器上多铸有“子子孙孙永宝用”的铭文,就是指珍宝的意思。货币也属于宝物,因此可以称为宝。

实际上,开元通宝的钱文并不是字面上理解的这么简单,其实还隐含有很深的道教寓意。在隋唐之际崇信道教的社会氛围之下,唐高祖李渊更是与老聃李耳攀为宗亲。史称“国朝以李氏出自老君,故崇道教”。武德三年唐高祖曾为老子立庙,唐高时更尊老子为玄元皇帝,唐玄宗曾亲自注释《道德经》,要求大家学习。因此,道教文化风靡于唐初的朝堂之上 。在道教的词汇中,“开”为开劫度人之意,“元”指“洪元”,为道教创世纪的第一大世纪。“开元”两字合称则有开劫创始,超度众生的寓意;“通宝”两字中,“通”与“洞”、“宝”与“真”相通,“通宝”即“洞真”,意思是通向真仙之道,也就是沟通于三宝神君的意思。因此,开元通宝钱文除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通行宝货的意思之外,实际上还隐含有浓厚的道教思想文化,这可能是大家平常都没有想到的。

欧阳询当初受命为新钱制词时,正是为了迎合朝野崇尚道教的风尚,而采用了寓有道经术语以及经义的“开元通宝”一词为钱文,将钱币文化与道教思想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编辑:北京一枚邮币资讯

关键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中国货币发展史的五个阶段--中国货币发展史的五个阶段PPT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