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惠保如何理赔(上海沪惠保理赔电话)

前几天沪惠保2021年的理赔快报出来了。一年赔了7.5亿,超739万人投保,平均每天都要赔出去200多万,共结案21.26万件,实在不是个小数字。重要的是,按2021版沪惠保115元/人的价格来算,总保费大概8.5亿,这意味着88%的保费都给赔出去了。再除去一些运营成本、理赔成本,去掉一些未决赔付的情况,实际看下来,2021年,沪惠保没赚钱,但也没赔太多。按照以往公布的数据,这次竟然控制得还不错,

前几天沪惠保2021年的理赔快报出来了。



一年赔了7.5亿,超739万人投保,

平均每天都要赔出去200多万,共结案21.26万件,

实在不是个小数字。


重要的是,按2021版沪惠保115元/人的价格来算,总保费大概8.5亿,

这意味着88%的保费都给赔出去了。

再除去一些运营成本、理赔成本,去掉一些未决赔付的情况,实际看下来,

2021年,沪惠保没赚钱,但也没赔太多。


按照以往公布的数据,这次竟然控制得还不错,挺惊喜的。

而且,从沪惠保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各地的惠民保运营状况。

今天,我们就详细聊聊沪惠保的这份理赔报告。


一、惠民保确实实用


从这次公布的理赔数据来看,惠民保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沪惠保理赔数据解读


我们来看看详细的理赔数据:



这所有的赔付金额里,

占比最大的是“特定住院自费医疗费用保险金”,赔了差不多6.6亿;

其次是“特定高额药品费用保险金”,赔了6500万左右;

最后是“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险金”,赔付金额2400多万。


从这项数据来看,其实已经说明问题了。


首先,沪惠保区别与大多数惠民保,

它的住院报销只包含社保目录外的项目,也就是“自费医疗”。

这意味着,报销范围收窄了,预计可报销的费用也变少了,基本上只有患了大病才用的上这项责任。



另外,沪惠保的免赔额是2万,意味着自费费用只有超过2万才开始报销。

可即便是这样,理赔数据也仍旧超过了6亿,证明能用上惠民保的地方真的很多。

除此以外,我们看沪惠保这次发布的赔付年龄分布:



50-66岁以上的老人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二,这也正好是疾病的高发人群;

年轻人赔付的比例其实是很少的。

另外前面也说了,沪惠保免赔额2万都赔出去了这么多,

那免赔额不足2万没法报销的,人数只会更多,这开销可都是实打实的。

所以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买,真的可以省下不少医疗开销。


2、各地惠民保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惠民保,重点就在“惠民”两字,只要你以当地社保参保人员身份就可以买。
准入门槛低、定价低,决定了惠民保更适合身体状况欠佳的人买,再退一步,预算极低的人也可以买。


所以不仅仅是沪惠保,各地的惠民保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北京的普惠保:



60岁以上的赔付居多,而且所有赔付中近一半都是癌症治疗,为很多家庭减轻了医疗经济负担。

再比如杭州的西湖益联保:



2021年总参保470万左右,差不多赔付了5.4亿,

同样也是60岁以上的人群比较多,赔付率在76%左右。



不仅如此,全国目前其实已经有70多个城市推出了惠民保,参保人数超过2000万,大部分参保人员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

再加上70%-90%的赔付率,这意味着惠民保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帮助承担了很多家庭的医疗开销。


而且,2022年最新的惠民保,相比前几年的产品来说,保障内容更加丰富了。

之前很多城市的惠民保不会把特效药费用列出保障范围,但现在一二线城市的惠民保基本都有,而且保障力度也很强。

再加上大部分城市的惠民保保费相差不大,基本都是在100元上下,只能说集便宜、有用、普及三位于一体的惠民保,确实非常实用。

可惜,即便惠民保已经遍地开花、实用无比,也依旧充满“危机”。


二、危机重重的惠民保


1、沪惠保差点赔穿


从沪惠保开售第一天起,针对它会赔穿的担心就如影随形。

去年中秋前,产品刚2个月的时候,

沪惠保发布理赔报告,说已经赔付了1.28亿元,

当时保守计算下来一年大概得赔7.8亿,当时就有不少人担心沪惠保又要赔了。



毕竟这种短险保司的成本要接近30%,所以我当时也说,这些产品的亏损,几乎是定局。

到今年6月份的时候,沪惠保又发布了10个月的理赔报告,已经赔付了6.13亿元:



我当时说,按照这个趋势来看,沪惠保估计会把大部分保费都赔出去,

如今来看,情况确实和预估的差不多。


沪惠保2021年赔出去了7.5亿,差不多赔了88%的保费。

除去一些运营成本、理赔成本,2021年沪惠保的保费和赔付最多也就是打了个平手。


实际上,本来沪惠保2021年本来是会赔穿的,但上海的YQ捞了它一把,帮它挡掉了很大一部分理赔,

由于YQ,加上封城,

有不少人都被封在小区里,更别提有点伤病还想去医院诊治一下了,家门都出不了。



这还只是小伤小病,上微博随便一刷都有好多吐槽的。

而惠民保的大部分受众其实是老年人,压根儿连手机都玩不转,

要知道2021年沪惠保的参保人数达到了739万人,这其中没法去医院诊治的老年人,一想就知道是多大的群体了。


因为出不了门,去不了医院,

所以该看的病不能看,该做的检查没法做,想住院的住不了,想手术的去不了。

于是在封控之下,不少理赔都被迫搁置了。


再加上疫情期间病例多,医疗资源紧张,哪怕是能去医院也不一定看得了病,

想花钱也没地方花,种种限制下,自然也就少了一大部分理赔。


更何况还有一部分未决赔付在:



等所有的理赔案件全部结束,沪惠保2021年的理赔率还会再上升,

到那时再加上运营成本,沪惠保是铁定赔了的。


2、即便没赔穿,问题也很大


而且,即便目前的理赔报告总结是没赔,那问题也依旧很大。


一般来说惠民保能不能坚持下去,赔付率至关重要,

参保的人越多,基数越大,收到的资金越多,越不容易被赔穿。

像是2021年,沪惠保参保了739万人,结果也就是88%的赔付率,算上乱七八糟的费用,勉强平衡。


而今年,根据7月25日数据来看,2022版沪惠保的投保人数也就588万,

哪怕算上团单,可能也就600万出头,跟去年比差得远。

投保的人少了,具体情况就还挺让人担心的,收到的保费和赔付出去的能打平都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为什么?

因为用得上的人还是会继续买,用不上的人就不买了。


一直以来,惠民保的定位就是低配版百万医疗险

公子总是建议身体不太好的人、60岁以上的老人或是预算极少的人去买惠民保;

因为这类人群要不就是健康状况不理想,要不就是超出了投保范围,反正都买不了百万医疗险,

只能买惠民保,不用问,来一个买一个,因为到这个地步早就没得挑了。


但这样一来,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这会导致在整个参保群体里,老弱病残所占的比例直线上升,

结果就是保司赔付压力巨大,进而导致费率变贵,惠民保继续涨价。


然而惠民保一贯宣传如何如何地“惠民”,用户对价格敏感度比其它商业保险更高,

一旦涨价,更难以接受。

那么,只有参保人数足够多,惠民保才可能实现良性循环,如果长期亏损,任何一家保司都无法长期运营下去的。


所以,即使2021版沪惠保的理赔数据看起来还不错,2022版沪惠保还是涨了点价格;

从115元/人涨到了129元/人,虽然仍旧不贵,但还是能看出来保司的压力不小。


不过2022版的沪惠保比起去年,增加了15种海外特药费用和2种CAR-T治疗药品费用的责任。

要知道这两个项目自费下来,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也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起的。
相信去年一针120万的天价药让很多人吃了一惊:


如今把这些昂贵的特效药纳入保障范围,无形中能帮助很多家庭,要知道去年这两种责任的费用可是很高的。

明年到底是什么情况,没办法提前预判,

只是希望能在沪惠保关门前,再涌入一波人投保,这样明年的情况还能再乐观一些。


3、各地惠民保面临的问题都一样


当然了,赔付率这boss是各地惠民保都要面对的。

像是深圳市惠民保,可以说是老祖宗了,

从2015年至今,保费从20元涨到39元,投保人数也从400万增加700万。

在过去的6年中,它累计收取了9亿的保费,但是赔偿了11.11亿,妥妥地入不敷出。

还有广州穗岁康,2021年参保人数约309万,保费收入在5.94亿左右,近一年赔了4.7亿。



加上运营成本啥的,其实很多地方的惠民保都是亏钱的。


这不是某家保险公司的问题,而是摆在整个惠民保行业面前的难关,

持续的亏损只会让惠民保退场,买了今年,没下年。


而且啊,即便赔到底掉了,老百姓也难说满意。

根据保司内部的反馈,惠民保出现了一些拒赔的负面新闻,导致很多人骂惠民保都是坑,骂保险公司不赔。


有人说惠民保根本不靠谱,手术费八九万,理赔时通不过,保险公司说不到2万免赔额,不予受理。

认为花几百块钱交了个智商税!



这就是惠民保的面临的现状。

不过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最根本的矛盾点是“钱“,根源问题在于其定位的模糊性。

它到底是该走政府指导的普惠型惠民项目,还是保司主导的能盈利的项目?


三、惠民保当走向何方


其实惠民保发展到现在,早就遇到了左右为难的窘态,哪条路都不好走:


1、政策项目


如果惠民保走政策项目的话,会向医保方向靠拢,

那就是由政府兜底,最后实行强制缴纳,将惠民保变成地方补充医保。


而且政府可以动用个账资金采购。

有政府的背书在,保费人数和规模肯定不少,这也是惠民保可以持续走下去的重要原因。保费上需要维持相对较低的水平,在价格上肯定采用无差别定价,在面对高风险人群,可以以补贴的形式降低他们的购买门槛。


为了提高保障动力,免赔额得降低,加大医保外报销和既往症用户的报销比例,

当然,政府还得合理制定理赔规则,按照之前的赔付标准,政府财政容易出现赤字。

不过这样做会大大地消耗医保基金,直面一个现实的问题:医保基金还有钱吗?



大家不妨想想近期各地都在延长医保缴费年限,

这个答案相信很多人心里就有了数。

具体可以参考这篇:医保困局

如果惠民保走政策性项目,会让本不富裕的医保基金雪上加霜。

很明显,这条路走不通,那走商业方向呢?


2、商业项目


如果向商业方向靠拢,那么保司主导的惠民保得盈利才行,

政府的指导为辅,继续维持当前的模式,只不过需要政府对保司的高赔付率进行补贴。


商业保险以盈利为主,当前的保费肯定不适用,上涨保费是保司必然的选择。

在保费上,保司可以对用户进行差价定价,进行根据用户的风险确定保费,年纪越大,保费越高。

而且中老年人和既往症用户大概率不会纳入保障范围之内。


为了盈利,保司可以采取几个措施:

提高投保门槛、减少保障责任、涨价。

提高投保门槛很明显没法实现,惠民保卖的这么火主要就是便宜、门槛低;

要是把投保门槛提高,比如65岁以上的老人不能买,和商业保险一样设置健康告知门槛等。

这样一来,惠民保和商业保险的区别就缩小了,这样还惠民吗?


另一个是减少保障责任,很明显也不好实现。

惠民保的保障本来就一般,大多数产品只能报销医保目录内的费用,再减少保障责任很可能失去大部分的受众群体。

而且对带病投保等人群来说,差不多是从雪中送炭变成了雪中送火柴了。


最后是涨价。

惠民保一开始是靠低价来占据市场的,但是很多保司都亏损了,想要持续发展,涨价是必然的。

可话说回来,大家本来就是奔着低价去的,一顿操作,保费和规模肯定会降低,可赔付人群变窄,之前的发展模式就不可持续了。


如果提高投保门槛、减少保障责任和涨价这三种方法不符合惠民保的性质,那么还能走停办这一条路。

既然赚不到钱,又不能阻止亏损,对于保司来说,停办惠民保是最直接干脆的降低损失的方法。

但,你希望惠民保停办吗?



不希望吧,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达则兼济天下的正义感吧,更多时候想的还是那些比较困难的人群。


当然,惠民保也可以走商业和公益之间的路线,继续维持当前的模式,

以商保为主体,但依靠政府背书来推动市场发展。

这样一来,从受众面上来说,一二线城市持续性不会太差,

只要政府宣传给力,惠民保稍微涨涨价(保证保司不能太亏)等还是能够运营的下去的。


最后:

说实话,惠民保低保费、高保障,是一款很好的产品,

我们普通人要是遇到了,一个字“投”就完事了,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冲去买惠民保的意思。


对于健康的年轻人来说,不用犹豫要不要买惠民保,百万医疗险才是最合适的。

买一年也就一百多到几百块,责任还要丰富不少。


但对老年人、对健康状况没那么好的人来说,惠民保就是最合适的。

因为到了这个地步,压根儿没得挑了,它就是最后的选择,不买也没别的了。

有一份能分担医疗风险的惠民保在,总比“裸”着要好。


不过当我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其实惠民保也离死亡螺旋又近了一步。

所以,这事情持续下去真的太难了。

关键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海沪惠保如何理赔(上海沪惠保理赔电话)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