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大量资金出逃 港股大量资金出逃的原因

由于港股交易历史时间长,众多外资机构都在香港开设交易席位,所以,“沪深港通”建立还有更深一层次的考虑:从外部引来“活水”,壮大A股市场规模,让国内股市的机构投资者力量上升,并且通过引进外资,推动国内资

其实港股大量资金出逃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港股大量资金出逃的原因,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港股大量资金出逃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美股还要调整多久?
  2. 美国疫情的再次失控导致美股崩塌后的资金出逃会涌入国内股市吗?
  3. 券商游资出逃,长阴之下如何抄底?
  4. 北向资金是什么?影响A股走势吗?

美股还要调整多久?

这个我认为至少需要1-3月的反复,重点在于美国对于疫情防控的措施是否得力,并且全球的疫情高峰拐点是否明确。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点是,本次疫情冲击道指的美股暴跌是否真正构成了美股股灾,如果是那么需要调整的时间更长,美股的企稳则需要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重新企稳,包括美国是否要开启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跟进。短期需要1-3个月,长的话则需要一年以上。

美国疫情的再次失控导致美股崩塌后的资金出逃会涌入国内股市吗?

美国的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没有出现任何的好转,从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确诊人数来看,感染人数有继续暴增的趋势,当前最新确诊人数高达255万人。另外,有经济学家预测,美国GDP数据2020年将下降8%左右。

已经强势反弹近三个月的美股市场,已经在在美东时间6月11日开始调整。未来不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反观A股,市场始终在3000点左右底部徘徊。中美两个市场却出现了天壤之别。或许暗示了未来不同的机会。美股市场在疫情扩散的时候强劲反弹,令世界刮目。市场也在流传“美股牛,人工造”的说法。

今年以来,通过“零利率”尤其是无限量QE,标普500、道指、纳指开启了截至目前长达3个月的持续反弹。标普500和道指距离前期高点从跌幅33%以上收窄至跌幅5%左右,纳指则创历史新高。所以我对美股后期的表现是持悲观态度的,极端性政策工具的负面作用早晚会爆发,只是在什么时间爆发确定而已。

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最先控制疫情,A股市场却犹犹豫豫反弹乏力。现在的A股无论从估值还是从经济数据来看,都已经成为了当下世界最好的避险、投资洼地。近几年外资对A股总的趋势是净流入状态,目前已经持有1万亿元以上市值,成为A股的一股重要力量,甚至改变了A股的生态。

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推进,IPO市场有望持续活跃,发行规模仍保持较高水平。但排队公司规模的增加,也提高了投资人识别投资风险的要求。从近期北上资金的进入规模持续反弹也可以看出,A股的投资价值吸引着大量外资的流入。不管贸易还是地缘政治问题,给市场带来的情绪影响是大于实质影响的。

现在的A股无论从估值,还是从经济数据来看,都已经成为了当下最好的避险、投资洼地。大家或许对外资净流入是否受政治因素影响存在一种隐忧,但是我们看到即使市场上存在各种解读和猜测,外资近期的流入规模都没有减少反而是扩大了。尤其投资者追求的都是确定性最高的收益,长期来看面对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只要有非常确定的投资机会,外资的流入趋势不太可能逆转。

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和培育,中国已经有一批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并参与到全球的产业链中去。再加上以沪深300为主的蓝筹整体估值不高,这些都是吸引外资的有力因素。长期来看,未来外资不断持续流入A股会成为一种常态,一方面外资依然很看好国内市场今后的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资本市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度释放出来的利好政策。

另外,中国疫情在全球率先好转,受疫情影响较小,不确定性因素最低,经济复苏最为明显。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放松,外资占比会进一步提升。外资在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将从5%左右逐步提升至30%,同时外资的到来也会改变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主要体现在,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将会成为主流,炒作风气会逐步降低,量化和对冲投资策略将会显著增加,被动投资品种将会显著增加,散户投资比重会进一步下降。如今美股的高估值和A股涌现出的更多的投资机会,决定了资金会通过各种方式流入中国。

美股市场是流动性的狂欢,A股市场却是看全球疫情控制的脸色默默无闻。因此,美股市场的风险已经重新堆积起来,而A股市场将继续以震荡上扬及各股分化为主。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势必会为市场带来流动性预期。

不管是在创业板中寻找龙头,还是在整个A股市场寻找低估机会,这是抓住结构性良机的关键。现在资本市场的整体收益率持续下行,资金进入股市的预期是存在的,同时这些低估传统板块的业绩也是真金白银,优秀的公司总会得到市场的认可,至于会涨多少只是时间问题了。

券商游资出逃,长阴之下如何抄底?

涨了都说牛市来,跌了都说2449点要破,投资千万不能见风使舵!投资股票不要用一两天的走势来否定一个趋势,更不要涨了就大喜,跌了就大悲,这样往往容易追涨杀跌!其实从2449点以来,已经出现明显的反弹趋势,并且大概率反弹会持续!!

大部分的券商个股是一个量价齐升的状态,但是高度仅仅是突破了一点点前期大量压力区而已!要知道在底部那么大的成交量一定是机构所谓,所以现在的局面其实是记过进,散户出的状态。那么考虑下,机构花了那么多真金白银释放前期套牢盘和套牢散户是为了什么??做慈善吗?一定不是!所以券商后面必有更大的涨幅空间等着他们,机构才会那么舍得花银子!

其次目前的这波反弹是非常有目的性的!今年的股权质押风险问题严重程度已经超过2015年A股市场大幅波动时的状况,说明此次的2449点的危机根本不亚于当初2638点时候的风险,!截至11月底,A股市场共有3456只个股涉及到股权质押,占比超过90%,涉及市值4.66万亿,对应融资额约为2.7万亿左右,场内场外各占一半。其中,第一大股东的质押融资额约为2.22万亿。只要此次的反弹没有解决,并且再次跌破2449点下方,那么股权质押的平仓将会出现连环效应,到时候别说2000点了,1664点都有机会看到!

我认为反弹大概率继续,券商大概率向上,因此从质押统计来看,券商公司占比62%,最高!所以券商板块的个股,包括大部分的中小创超跌绩优股,其实都是机构的一个洗盘和诱空行为!在下方20年年线支撑,2449点政策底的助力下,我认为没有比这次更有力量,更好的机会了!

看完记得点个赞呢,谢谢!!

北向资金是什么?影响A股走势吗?

你好,我是有着十年个人投资经验,七年机构研究经历的王晨,对于股票和大宗商品投资和研究有丰富的经验,这两天有朋友在询问关于“北向资金是否影响股市”?下面我就来谈谈对于这方面的理解。

我们用通俗的话语将“北向资金”简称为“北水”,因为股市没有资金,特别是增量资金的话,就是“一潭死水”。如果想要理解“北水”,我觉得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其一,北向资金是什么?和我们常称呼的“外资”是何种关联?

第二,北向资金在股市中起什么的作用?它的运行特点是什么?

一、“北向资金”是“沪深港通”建立下的产物,根据流向不同,俗称“北向和南向”。

1、“北向资金”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沪深港通”包括沪港通和深港通,其机制建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将“上海-深圳-香港”三地连为一体,增强A股资金与中国香港地区资金的“互联互通”。由于港股交易历史时间长,众多外资机构都在香港开设交易席位,所以,“沪深港通”建立还有更深一层次的考虑:从外部引来“活水”,壮大A股市场规模,让国内股市的机构投资者力量上升,并且通过引进外资,推动国内资本市场与全球市场的融合。

为了更好的理解前面这段话所说的意思,我用一个以前发生的小场景说明下:

记的2017年前后,有一次和策略研究部的伙伴们开会,焦点是A股纳入MSCI的事情,研究员们聚在一起就聊了中国股市和国际资本市场融合的意义,我当时称之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加入WTO”行动,更或是中国股市的“改革开放”时代开启——倒逼国内市场的“定价方式、投资方式、交易机制”逐步国际化。

所以说,北向资金的作用就是前期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后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的心愿)

2、“北向资金”与外资并不完全等同,前者更多的和资金流向挂钩。

在交易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么三个名词——“港资、北向资金、外资”。有些时候,我们也将这三个名词直接划等号,但其实严格上说,只能“≈”(约等于),因为:“北向资金”表示资金是通过“沪深港通”通道进入A股市场的资金,代表的是“通道和方向”;“港资”可以和“北向资金”划等号,代表香港市场过来的资金,而“外资”这个词更大,其实严格上来说,“外资”代表着可以进入中国A股市场的所有外部国际资金。

目前外资进入A股的通道主要就四条: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这部分资金受到外汇管制,是有限额的,也是最纯正的外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外汇管理局批一定额度的资金,让这些合法的“外国投资者”进入国内投资,好比“信用卡”一样,批不批,看审批部门,有多少,看“人品”!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阿布扎比投资局、高瓴资本等;“互联互通”通道(沪深港通、沪伦通)和直接开A股账户。

二、“北向资金”已经成为A股市场中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是判断指数强弱的风向标。

1、“北向资金”近年来在影响A股走势的资金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我之前在做“悟空问答”的时候,多次提及一个跟踪股市运行的模型(DDM)(股利贴现模型),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对于涨跌有非常大的影响,那就是市场流动性,用不太专业或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观察市场中的“活水”(钱)的多寡和动向!

两年前,我在策略研究部和研究员们一起制作过一篇研究报告:《股市流动性初探》,其中有这么一个表格,我觉得就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北向资金”在A股资金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在股市里面,我们股民最怕的就是“没量,没资金”!那么,现在这个市场中哪些是“新增资金”呢?包括:杠杆资金(融资融券);机构投资者的新基金发行;公司大股东增减持;海外资金(沪深股通)和QFII。

因此,逻辑上判断——哪类资金有持续流入的趋势,哪个就应该是影响股市最重要的资金来源。随着A股纳入MSCI、罗素指数、道琼斯指数,国际化进程在加快,所以,显而易见,外资,特别是额度受限程度好于QFII,进出限制较少的“港资”(北向资金)自然成为重要的“新兴力量”。(注:QFII进出受外汇管理局制约,北向资金进出则通过港交所,限制相对较少)

2、观察“北向资金”的阶段趋势和进出时机点对于判断沪指走势有较强参考价值。

“北向资金”中有8成以上为“配置型资金”,简单的说就是——稳健型的中长线资金,它们不太在意短线的波动,只要认为长期价值低估就会不断买入;另外,还有1-2成为“交易型”资金,大家可以把它们当作是“中短线”资金,其容易被人民币升值,美国股市涨跌等风险因素扰动。

因此,长线的北向资金如果连续流入则预示上涨趋势将延续;如果出现在指数下跌的时候,那么将代表港资存在“抄底嫌疑”,下跌趋势将可能会随时反转。这一规律在17年4-5月和18年已经多次提前预示指数阶段性的底部和高点。

总结:

A股市场正在逐步和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外资在国内股市生态里正逐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其中,“北向资金”就是其中的代表。

对于北向资金的理解,其核心在于两点:

首先,“北向资金”是“互联互通”(沪深港通)机制下的产物,其目的是“引来活水”,壮大A股,并且通过外部资金的引入来推动国内资本市场诸多方面的改革和完善。

其次,“北向资金”在影响A股的资金里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其一,它将在未来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地;其二,它与上证指数走势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和领先性,对于判断指数走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我是王晨,价值律动创始人,“投资价值,研究市场律动,携手提升一亿中国老百姓的财商!”是“价值律动”品牌和“王晨投研社”自媒体号创立的初心与梦想。如果你觉得我说的内容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关注”,顺手转发,帮助更多理财投资路上一起同行的人!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港股大量资金出逃 港股大量资金出逃的原因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