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与虚拟经济概论

桑顿也受到休谟影响,他没有盲从古典学派主流观点,而是从长期的银行业工作经历中,体会到货币对经济的复杂影响,并在当时形成了基于货币非中性思想的货币理论,撰写了著作《大英帝国纸币信用的性质和作用研究》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文|鎧

编辑|刺猬


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在货币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摘要

自货币诞生以来,关于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在英国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两派。

一派主张商品货币论,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只会引起商品一般价格水平发生变化,不会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因此,货币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形成了“货币面纱论”;

从理论出发,分析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另一派则主张“信用货币论”,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仅会引起商品绝对价格水平变化,还会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变化,从而对一国的产出与就业造成影响。

在古典经济学金本位制约束下,商品货币论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世界各国开始普遍采用信用货币制度。

货币政策开始做为一种重要的常规经济手段来调节经济,而这些内容与二百年前以桑顿为代表的“信用货币论”所倡导的货币制度大同小异。

从理论出发,分析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关于桑顿的货币经济背景

长期以来,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尤其是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一直都是经济学争论焦点之一。对货币与经济关系的讨论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时代。

例如,重商主义代表人物约翰·罗曾在《论货币与贸易》一书中提出了货币有扩大贸易、积累国民财富的作用,并首次提出废除贵金属货币改发行纸币的政策主张。

坎蒂隆在著作《商业性质概论》中把货币数量论从一个单纯反映货币与价格关系的理论发展成为反映货币与价格、产出三者关系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货币数量论的内涵,体现出了货币非中性思想。

从理论出发,分析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到古典时期,主流古典经济学家对重商主义货币财富观进行了批判,他们强调社会财富不是金银货币,而是能够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

而这些物质财富的积累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效率提升,货币本身只是便利商品生产与流通的润滑剂,其数量变化并不能对一国实际财富产生影响。

古典学派对重商主义货币作用的过度纠正使社会总生产中的货币因素遭到极大削弱。尤其是真实票据理论、“货币面纱论”等理论提出更是将货币中性论推至高潮。

基于货币中性判断,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者极力主张以金本位限制央行权力,避免货币脱离黄金储备发行以维持物价稳定。

从理论出发,分析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然而现实是,一次又一次外生冲击证明依靠金本位无法实现经济稳定,货币并非完全中性,央行对经济调控必不可少。

虽然古典时期主流观点为货币中性论,但并非所有古典经济学家都持有货币中性观点。

例如,英国古典主义早期经济学家休谟就曾明确提出,从货币发行与物价上涨之间存在一段很长时间间隔。

在这期间,增加货币发行能促进一国经济发展,17世纪欧洲经济繁荣正是归因于从美洲带回了大量金银。

从理论出发,分析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桑顿也受到休谟影响,他没有盲从古典学派主流观点,而是从长期的银行业工作经历中,体会到货币对经济的复杂影响,并在当时形成了基于货币非中性思想的货币理论,撰写了著作《大英帝国纸币信用的性质和作用研究》。

在18世纪末期,随着英法拿破仑战争爆发,英国暂停黄金兑换,一系列经济问题开始产生。

19世纪初期古典经济学家围绕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物价上涨、汇率下跌以及金币价格低于黄金市价等问题展开争论。

从理论出发,分析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以李嘉图为代表的“通货学派”认为,英国出现以上不利经济局面的原因是暂停黄金兑换之后,以英格兰银行为主的银行过度发行纸币导致的,并主张立刻紧缩货币,恢复黄金可兑换性。

桑顿完全否认了以上观点,他认为黄金价格上涨是因为英法战争导致英国出口下降以及英国粮食大幅减产造成的,出口下降导致黄金流入减少,大量进口粮食又造成大量黄金流出。

此外,他还反对通过紧缩货币来恢复黄金可兑换政策主张,认为货币减少会导致英国经济进一步陷入衰退,黄金外流现象会更突出。

按照桑顿观点,英格兰银行应该增加货币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只有经济恢复,英国才会出口增长、黄金回流,金价才会下降。

从理论出发,分析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但他同时也指出,受闲置劳动力数量影响,增发纸币促进产出与就业的作用有限,当经济社会达到充分就业之后,继续增发纸币造成物价上涨比例比促进产出增加的比例大得多。

由此可以看出桑顿的货币思想具有明显的非中性特征。并且在货币与经济关系上的很多论述在很多方面已经相当接近当代货币理论。

但令人遗憾的是,桑顿的这些货币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得到理论界足够重视。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一、李嘉图系统地批判了桑顿的货币理论。

斯密、李嘉图是金本位制的忠实信奉者,也是货币中性思想的坚信者,为了恢复金本位制,李嘉图在其文章中对桑顿货币理论进行批判,并全盘否定了桑顿货币非中性思想。

从理论出发,分析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鉴于李嘉图当时在英国经济学界的权威地位,桑顿货币非中性思想一直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

二、桑顿当时还是一名从事银行业务的银行家,兄长还担任英格兰银行行长,其为英格兰银行并未超额发行货币的辩护使得人们对桑顿的立场存疑,从而波及其货币非中性思想;

三、金块论战之后,金本位制重新建立,并延续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这使得桑顿信用货币理论价值没有得到体现。

桑顿对货币的定义

与大多数学者不同,桑顿以商业信用为着眼点,认为货币诞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从理论出发,分析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在桑顿看来,交易中,人们付出商品的同时,并不立即获得等价物,而是收到一种信用凭证,这种凭证就是信用的表达,记载了商品价值以及一些对接受凭证者的补偿。

接受者愿意接受这种凭证,因为他相信开出凭证者能够获得成功,并履行自己的承诺。

因此,在桑顿眼中,所有基于商业信用所衍生的纸质信用工具都可以被视为货币,并且,他认为这种基于信用的货币随商品经济产生而产生,并随商品贸易的扩大而不断发展。

从理论出发,分析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在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期,主流货币理论是亚当·斯密的真实票据理论,斯密认为,银行应该贴现那些用于实际生产的,信用良好的商业票据,通过这一做法可以约束银行的货币供给,维持汇率稳定。

按照真实票据理论的观点,只有基于商业贸易的商业票据、以及金银铸币才是真实的货币。

他们认为,一个国家中流通的纸币数量永远不能超过没有纸币情况下流通的金银数量。金银铸币、信用良好的商业票据才是组成流通媒介的真正货币。

因此,真实票据理论反对不具有商业交易仅用于融通资金的商业票据流通,更不会将其称之为货币。

从理论出发,分析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但是桑顿认为商业信用凭证不存在真假之分,无论何种信用工具都是流通媒介的组成部分,它们与金银一样承担了货币的各种职能。

这些媒介包括:基于商业信用所产生的银行纸币、汇票、支票以及被真实票据论者认为是虚拟票据的融通票据等。

甚至桑顿认为,某种程度上股票、国库券等可流通金融产品也可视为货币的一部分,他写到:“由于股票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可出售的现钞类物品,在某种程度上,伦敦的人们按照与商业票据相同的原则持有股票。

因此,股票的作用类似于纸币,如果我们认为它们是一种可贴现的物品,则可以省去使用纸币的麻烦...而它们的价格在某种程度上是波动的。”

从理论出发,分析桑顿的货币非中性思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总而言之,桑顿对于货币的基本观点是,经济中构成流通媒介任何物品都可视为货币,货币不限于金银铸币、银行纸币、商业票据等。

甚至某种程度上,股票也可视为货币,但其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并不稳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虚拟货币与虚拟经济概论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