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基调是什么意思(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是什么意思)

一部成功的乐曲,虽然具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异常丰富的层次,但是,它总离不开一个基调;其基调的反复出现,或升或降,或抑或扬,尽管变幻无穷,仪态万千,但总是环绕这个基调才构成了整部乐曲复杂而又优美的旋律。乐曲如此,文学创作也莫不如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自然更逃不出这个基本的规律。  从古今文学史的众多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凡是优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管它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是正面人物,还是

一部成功的乐曲,虽然具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异常丰富的层次,但是,它总离不开一个基调;其基调的反复出现,或升或降,或抑或扬,尽管变幻无穷,仪态万千,但总是环绕这个基调才构成了整部乐曲复杂而又优美的旋律。乐曲如此,文学创作也莫不如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自然更逃不出这个基本的规律。

  从古今文学史的众多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凡是优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管它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之所以影响深远,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这些人物突出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个性的基调的长远作用和影响,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个性的基调,是属于某个人物某一方面独特的个性的基本色调。这种基本色调,犹如绘画时所选择的冷暖、浓淡、深浅、明暗的不同色泽一样,不同的人物运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个性选取不同的色调。这是仅仅属于“这个”,而不属于其他任何人;是“这个”典型所独有,而绝不与任何别的人物形象所雷同的。这是一个人物个性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构成这个形象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具有这种基本色调,这个人物就会有血有肉,鲜明活跳;没有这种基本色调,或者这种色调不鲜明不突出,这个人物就必然苍白无力,黯然无光。比如岳飞的忠,关羽的义,武松的勇,张飞的猛,以及秦桧的奸等等,从这些人物的忠、义、勇、猛与奸的不同个性的基调,立即就会使人们联想到具有这种个性基调的某个人物,因而感受浓烈,印象良深。同时,这种特色便成了读者认识这个人物、理解这个人物的一把钥匙,把握这个人物、分析这个人物的一个关键。

  任何个性都是反映和表现一定的共性的。所以,通过某个人物某一方面独特的个性,就一定能够展现出某种社会生活内容,产生出一定的典型价值。这种独特的个性愈是突出,愈是鲜明,其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也就愈是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这个艺术典型的价值也就愈大,其意义也就愈深!比如,曹操,是一个鲜明的个性,他的圆滑奸诈,巧用权术,属于封建统治阶层里一类人物的代表,历代社会生活中都有这类的人物活动着;林黛玉多愁善感的个性,表现了封建制度对女性思想的重重禁锢,对个性解放的百般摧残,她的悲剧是那个时代、那个阶层悲剧的典型缩影;林冲逆来顺受的个性,反映出封建统治阶层对他的步步进逼,最后不得不起义造反的一类典型;包公,无疑也是一个鲜明的个性,他的铁面无私,廉明公正,体现了老百姓对于当官要为民作主的美好愿望,直到今天人们还乐道其人……无论是曹操,或是林黛玉,也无论是林冲,或是包公,他们都是从一定社会历史生活里概括出来的,包含有深刻而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的艺术形象。

  可见,个性的基调,不仅可以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而且可以使人物形象表现一定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因此,如何掌握和确定某个人物个性的基调,就成了每个作家下笔之前必须通盘考虑的一个重要的艺术问题。戏曲舞台上的一锤定音,音乐创作中的以音定调,是展开戏剧情节、谱写音乐形象的基础和条件;人物个性基调的确定,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具有既是定音、又是定调的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确定一个人物形象个性的基调呢?过去,曾经出现过两种倾向:一是根据某种政治原则,甚至从某项具体的政策规定去安排人物,选定个性;一是根据作家所接触和认识的某一个具体的人作为模子,一点一滴都按照这个具体对象去进行摹写。这两种情况,前者是公式化、概念化的化身,后者则使某种缺乏普遍性和典型性的人物充斥作品,都是我们进行创作时应当尽力避免和摒弃的。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深入到生活的矿床中,去发现个性,认识个性,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个性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创造,以刻画出典型的艺术个性来。四川的一位作家高缨,他是在生活里了解到几位彝族姑娘的类似遭遇,接触到几位彝族姑娘的不同个性,然后发现了“这个题材的社会价值”,才创作出《达吉和她的父亲》这篇小说,塑造了有血有肉、动人心弦的达吉这个人物的鲜明个性。高缨同志深有感受地说:“当你已相当有生活,你的故事和主题都不错,而人物的个性不大清楚时,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去把人物的个性搞清楚之后再动笔。”“当人物个性没有确定之前,写起来确是蹩脚得很。我有这种体会:创作过程中,人物个性没有形成的时候,是你去支配人物,而人物个性形成时,却是人物指挥你。”“个性的基调一确定,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这时,“是作家最愉快,最有灵感的时候”。这种经验之谈,说明了个性基调的选择和确定,在文艺创作中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梁斌在一九四二年写短篇小说《三个布尔塞维克的爸爸》之前,从一位牺牲了三个儿子的革命老人身上,就已经逐渐明确了朱老忠这个人物的基本性格,解放以后才创作出了《红旗谱》这部长篇小说,塑造出朱老忠叱咤风云、刚强豪爽的英雄形象。杨沫也是在自己的经历中和现实生活里,确定了林道静这个人物的主要个性,以表现“她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战士的发展过程”,有了这个坚实的准备,然后,才成功地创造了林道静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许多作家的艺术创作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个性就没有人物。但是,要塑造出充分的典型的个性,没有创作前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对人物“个性的基调”的很好把握和确定,那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作家在进入创作过程之前,竭尽全力去捕捉并确定人物的基本个性,掌握人物“个性的基调”,这是创造优秀的作品和成功的典型的必经途径,也是艺术创作中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和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1980年岁末撰文修订

关键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感情基调是什么意思(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是什么意思)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