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公式m=cv(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公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4期P28—P29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资本论〉中剩余价值概念多重界定的内在逻辑及其现实启示》,摘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6期,李潇潇摘剩余价值在《资本论》的不同篇章节中具有了多重内涵,这无疑对理解和把握它增加了难度。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的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4期P28—P29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资本论〉中“剩余价值”概念多重界定的内在逻辑及其现实启示》,摘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6期,李潇潇摘

剩余价值在《资本论》的不同篇章节中具有了多重内涵,这无疑对理解和把握它增加了难度。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的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论。

剩余价值概念的多重内涵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个重大理论贡献之一,也是《资本论》中最为核心的概念。然而在三卷本的《资本论》中,“剩余价值”呈现多副“面孔”,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典型内涵。

第一,剩余价值是原预付货币之上的增殖额。在完成了对商品到货币的逻辑分析过程之后,马克思以货币为起点分析资本并提出了著名的资本总公式,即G-W-G′。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就是货币增殖,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

第二,剩余价值是劳动力价值的增殖额。价值差额并不是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之间的价值差额,而是指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与劳动力价值之间的价值差额。

第三,剩余价值是产品价值超过生产要素价值总的余额。马克思将剩余价值定义为:“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超额价值就是剩余价值,是劳动力价值的增殖额。

第四,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马克思特别强调从价值的角度去理解剩余价值:“把剩余价值看做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剩余价值本质上依然是价值,而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以凝结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数量衡量的。

第五,剩余价值是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的时候将商品价值划分为了两个部分,即成本价格和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这个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就是剩余价值。马克思在这里对剩余价值的定义突出了商品价值实现过程之中商品流通的重要性。

第六,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马克思在解释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差异的时候提到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在不同生产部门,总资本中大小相等的各资本,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大小不等的源泉,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可变资本大小不等,活劳动与可变资本等价,因此,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的大小不等,却只有一个源泉就是活劳动。

第七,剩余价值体现为剩余产品或无酬劳动对象化成的可除部分。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而剩余价值体现为剩余产品或体现为所生产的商品中由无酬劳动对象化成的可除部分。”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以剩余价值生产为中心,并且在物质层面表现为剩余产品生产,在价值层面体现为无酬劳动的对象化。

剩余价值多重界定之间的内在逻辑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马克思构建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逻辑体系之中,首先给出的最基本的抽象就是商品概念,以商品为起点,马克思由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出发,发现商品内部所蕴含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商品形式是价值自我实现的形式,它经历了简单、个别和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和扩大的价值形式,由此发展到货币形式

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呢?这就是资本总公式。从资本总公式可知,资本意味着货币增殖。只有比预付货币额多才是真正的资本,失去了增殖的结果,资本的过程就是毫无必要的。资本总公式能够成立就因为有增殖的△G,也就是剩余价值。资本总公式是高度形式化、抽象化和普遍化的,它表明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然而却又离不开流通。这种抽象造成的是第一个内涵的剩余价值的高度形式化、抽象化和普遍化。

理解了剩余价值第一个内涵的抽象地位,便可知,与其相比较,其他六个内涵的剩余价值都是对它的具体化。

第一,找到货币增殖的关键。增殖的货币只能来自劳动量本身的增加。流通中的货币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货币转化为与购买劳动力相关的资本。另一部分货币转化为与生产资料相关的资本。只有将预付货币转化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一部分用以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以购买劳动力商品,资本总公式才能真正从抽象化的形式转化为运动的资本过程。资本家购买的并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它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正是货币增殖的关键。劳动力价值的增殖额就是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差额,也就是剩余价值。从生产要素或物质要素的角度看,它自然就是新产品的价值超过生产要素价值的总的余额。

第二,明确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特质。剩余劳动并非资本主义的特殊现象,人类要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存在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的资本主义性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所以与其他剥削制度不同,就在于它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不同,它采取的是雇佣劳动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剥削因为雇佣劳动制度的存在,以表面上的等价交换掩盖了其剥削本质。

第三,剩余价值的具体实现。剩余价值的实现依赖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资本论》第三卷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分析,实现了对剩余价值分析的具体化。首先,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进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是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利润只能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此时的剩余价值与利润是一致的。然而,一旦剩余价值获得了利润这一转化形式,剥削的本质就会被遮蔽。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剩余价值在其形式化与具体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剩余价值就被遮蔽得更加严实,特别是在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土地所有者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获得他们的利润,利润是资本家的预付资本作为整体产生的余额,与剩余价值似乎没有关系。为了破除资本拜物教的遮蔽,马克思才强调利润或者剩余价值的产生虽然离不开生产资料或不变资本,但是,其源泉只能是活劳动。

剩余价值概念从抽象走向具体的过程是剩余价值几个内涵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这符合马克思《资本论》的叙述逻辑。以形象化的比喻,可以将《资本论》三卷视为资本进行剩余价值剥削的“‘犯罪现场’、‘洗钱’和‘分赃’”。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这几个内涵之间虽然在内容与角度上存在差别,却是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重点分析某一内涵的时候并没有忽视其他内涵,不同内涵之间相互确证,互为补充。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资本论》三卷论证逻辑不断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些有关剩余价值概念的论述也不断由抽象的规定回归到思维的具体,并以整体性来完整展现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启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时代与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带来的自动化生产,无人车间的出现,西方福利国家建设的不断完善,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范式经常处于“失语”状态。但是,如果我们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去理解剩余价值概念,便会发现,其抽象意义上的内涵仍然是我们把握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根本性指导,这深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我们迫切需要在这一抽象的本质基础上找到属于当今时代的具体化转化方式。与此同时,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概念对劳动者历史主体地位的论证、对资本拜物教的批判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向同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经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剩余价值公式m=cv(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公式)文档下载: PDF DOC TXT